农安县农机校简介
农安县农机校简介
农安县农机校建于1979年,是一所对全县农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中等成人职业教育学校。随着改革形势的不断深入,市场经济的完善,农机校逐步发展壮大为集农机培训、职业教育培训、农民工培训和农村科普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职教学校。2004年被科技部评为星火学校。初步实现了政治工作经常化,培训信息市场化、教学管理制度化,校建工作标准化的新局面。
一、夯实基础,完善机构
农机校占地10,000平方米,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2,300平方米,职工住宅楼5,000平方米,库房200平方米,教室4个500平方米,培训规模300人。电教实验室2个50平方米,微机室、图书室各1个65平方米,学生宿舍400平方米,100个床位。教工、学生食堂500平方米,一次就餐320人,培训、住宿、就餐设施配套。
学校教学设备齐全,共有5台教练车和3台解剖车及13台(套)配套农具;办公用电脑4台(套),学员档案微机管理,教学用电脑31台(套)并已联网,软件3套,2005年又新上一套远程电教设备;光电演示板10块,拖拉机故障音响软件1套,一仪五机齐全;3000W发电机一套,可保证全校停电时正常供电。总固定资产120万元。
学校内设6个中层机构:农机教研室、微机教研室、财会室、办公室、保卫科和招待栈。教职工64人,校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,其中书记兼校长1人,副校长1人,专职副书记1人。有一支49人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队伍,正高级职称1人,高级职称8人,中级职称31人,初级职称9人;兼职教师52人。支部党员25人。
二、突出政治,强化管理
1、抓政治思想工作,促进精神文明建设。树立“开拓、求实、团结、文明”的校风。特别是学校开展的先进共产党员教育,取得了可喜的成效,主要采取三项措施:一是抓全体党员政治学习,提高政治素质。在学习形式上采取“三个结合”,即集中与分散、考试与辅导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在学习方法上做到“五学”,领导带头学、骨干培训学、电教宣传学、带着问题学、联系实际学。二是树典型,以点带面。科技对接典型、教学典型、管理典型、英模典型等。在全校掀起学先进、赶先进、争当先进的热潮。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活跃职工文体生活。
2、抓规章制度建设,促进学校管理。在教学上,采取了“把五关、听三评、二完整、一做到”的管理办法。把五关:标准教案关、教学方法关、板书设计关、教师仪表关、文明用语关;听三评:领导听课评、教师之间互相评、学生听课印象评;两完整:分类教具管理完整、学员档案管理完整;一做到:教师对学员做到热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诚心。在行政后勤管理上,制定了《农机校管理规章》(三章230条),形成了学校总目标、中层分目标、个人具体目标的网络体系,实施了“三奖三罚两赔偿”的考评办法,人人有方向,个个有压力,将学校的要求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。曾被县委、县政府评为“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”,并在全市农机工作座谈会上做题为“加强目标管理,努力实现学校建设规范化”的中心发言,农机校的经验推广全市农机系统。
3、抓校园建设,改变学校面貌。首先是武装四室,购买110套桌椅,配齐两个小教室的教学设备;建起微机室,使31台微机联网;完善图书室,购买图书3,500册。其次布置六室,自行设计制作揭示板,如书记室政治思想工作实施程序图,财会室财经、物品管理制度等。再次投资改造学校食堂,装饰成格调高雅的婚宴大厅,供学员用餐和对外举办婚宴。第四投资装修教学办公综合楼墙体,楼前人行道铺彩砖。第五完成了自来水管路和低压电路改造,做了教学楼、家属楼防水,维修暖气及添置招待栈设备。平整了校园,植树种花。从而绿化、美化、香化、净化了工作和生活环境。
三、适应市场,搞好培训
总体思路是:立足农机、面向社会、练好内功、服务全民。拓宽办学领域,全方位搞培训。
1、农机培训
在农机局统一指导下,实施了“一校两站综合治理”的新举措,使农机校、监理站、农机站在培训工作上责、权、利分明。培训方式上上下结合,形成培训网络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方便群众;在培训质量上,一是落实责任,包教包会。二是抓教师队伍建设,实施以“三讲、两练、一考核”为内容的“三二一”工程。总结了“主要部分重点讲、次要部分归纳讲、了解部分一带而过”,“精讲多练、十四项必会”及十二字教学法,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;在训后服务上,采取定点服务、巡回服务、应急服务等措施,使农机人员初训和复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保证。
2、联合办学
为适应市场要求,学校购进31台微机,和组织部、人事局、财政局开展全县公务员、专业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办公自动化、会计电算化培训,累计完成各类微机培训4,000多人次。另外,及时捕捉信息,与有关职能科局联合举办了继续教育、学历教育、函授教育等培训班,99年至现在累计培训10万多人次,增强了学校的活力,提高了学校的生存能力。
3、农民工转移培训
2004年学校被县“阳光工程”办公室确定为培训基地后,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成立组织、制定规划、抓好落实;二是调查摸底、下访上联、掌握信息;三是选购教材、配备教师、抓好培训;四是积极引导、内外结合、实现转移;五是认真总结、资料归档、微机管理。由于措施到位抓法得力,每年都超额完成了县里下达的培训转移任务。
4、星火学校培训
主要抓了二方面的工作:一是抓星火学校的建设,力争建好160人的多媒体教室,实现现代化手段教学;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搞好远程培训。二是抓好“百万农民科技培训”项目的落实,五年培训农民100万人次。
四、业绩突出,成果喜人
由于全校职工同心同德共同努力,学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。近年来教师学术论文发表30余篇,其中获省农机学会一等奖的4篇;制作教具31件,获吉林省科普教具一等奖的5件;在农安县科技对接活动中,承担5项科研推广项目,其中联合作业机和全方位深松机项目,获县专家中心优秀项目奖。
在国家、省、市教师教学观摩及实际技能考核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1人,省、市一等奖2人。农机校连续多年被省、市、县农机局评为先进农机校,支部被县委、市委评为优秀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。99年在全国千万名农机手培训活动中,被农业部评为“全国先进农机校”。2004、2005两年被省农委命名为“全省强县农机校”。
几年来,学校先后被上级有关部门确定为“长春市人事局继续教育基地”、“长春市财政局会计电算化培训基地”、“长春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站农安分站”、“农安县绿色证书教育基地”、“农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”。2004年学校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“星火学校”,承担着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工作。
农机校的未来充满着挑战,但我们决心在农机局新的一届党委的领导下,带领全校教职员工,以改革为动力,以市场为导向,紧紧围绕培训这个中心,积极进取,再创辉煌。
农安县农机校
2007年7月1日